生态环境部: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大气污染防治仍艰巨发表时间:2023-03-22 21:39 生态环境部: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大气污染防治仍艰巨 2023年3月22日,吉林出现大风沙尘天气,城市被沙尘所笼罩。人民视觉 资料图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形势不容乐观。3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今年以来,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排放明显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刘炳江说,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形势不容乐观,原因主要在于排放和气象两方面。排放方面,经济的全面恢复与产能置换新建的重大项目导致污染物排放增加,地方盲目上“两高”项目和企业违法违规排污现象仍然存在;气象方面,气温升高叠加其他不利气象条件以及沙尘天气使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连续空气污染过程。 刘炳江指出,今年两会期间有一次温度升高的过程,这次过程中郑州和济南一带温度达到30多度,甚至出现了臭氧污染,温度升高导致的冷空气减少,叠加其他不利气象条件也使北京及周边3月4号到7号出现了一次雾霾过程,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唐山五个城市出现,其他城市都还好。10号又发生一次沙尘暴,所以给大家的感觉污染很重,雾霾加上沙尘导致了长达7天的污染过程。 “面对排放量的增加和不利气象条件叠加的不利影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工程减排和向企业合规合法达标排放要减排量,这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方向。以更多确定性的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发展带来的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和气象不利条件的不确定性影响。”刘炳江说。 另据通报,2022年岁末至2023年年初,冀鲁豫晋陕5省出现了一次长达11天的重污染天气过程,4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20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是近年来罕见的情况。2023年截至3月20日,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23.9%,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这些都表明我国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效还不稳固,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依然存在。”刘炳江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门要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发挥生态环保对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守住企业达标排放底线。 前述通报同时指出,2022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六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连续三年稳定达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约束性指标均满足时序进度要求。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86.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为0.9%,三项约束性指标均满足“十四五”时序进度要求。 二是6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三降两平一升”。2022年,全国PM2.5浓度同比下降3.3%,首次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和NO2浓度分别为51微克/立方米、21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5.6%、8.7%;SO2和CO浓度分别为9微克/立方米、1.1毫克/立方米,均同比持平且维持低位;O3浓度为145微克/立方米,同比升高5.8%。 三是区域联防联控推动PM2.5浓度下降。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推动PM2.5污染较重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浓度明显下降。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事期间,联防联控区域44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为历史同期最低水平,也带动了全国PM2.5浓度下降。 四是污染排放量大叠加不利气象条件导致O3浓度出现反弹。近几年虽然各地持续开展污染治理,但O3两项前体物VOCs和NOx排放仍处高位,为千万吨级水平。同时,去年我国夏秋季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平均高温日数最多,平均降水日数最少,高温干旱的气象条件对O3浓度升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澎湃新闻注意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现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通报显示,2013—2022年,全国GDP增长69%,而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2%。特别是北京市,PM2.5浓度由89.5微克/立方米降至3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58天下降到3天,“北京蓝”成为常态。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改善成效还不稳固,特别是今年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形势改善较为严峻。”刘炳江说,气象预测结果显示,今年的秋冬季可能会有厄尔尼诺,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会减弱,温度偏高,大气扩散条件总体不利。今年以来,经济社会活动全面恢复,排放量会有一定的增加,这都给我们出了新的难题和考题。 他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全面推进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落细,指导各地着力推动PM2.5和O3污染协同控制,加快补齐VOCs和NOx减排短板,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与此同时,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指导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逐步建立区域协作机制;以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为导向,加强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控,指导各地开展应急预案修订;进一步提升PM2.5和O3污染预测预报能力水平。 来源:澎湃新闻(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作者出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